Phone: 19195667992 Email: sales@brpcb.com

集成电路产量三年来首次季度同比下降

2022-04-24 20:59:19 5711 BRPCB

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3月份中国集成电路产量285亿块,同比下降5.1%,一季度总产量为807亿块,同比下降4.2%。上次集成电路产量下降,还要追溯到2019年一季度,当时由于行业周期见顶,手机和汽车出现两位数下降,拉低备货预期,从而导致2019年一季度中国芯片产量同比下降8.7%。而在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一季度,虽然由于封控导致整机产量暴跌达到40%以上,但集成电路行业生产需要洁净车间,多数符合当时复工条件,因而并未因疫情影响而出现大幅下滑,产量反而同比增长16%。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来看,自2021年7月见顶之后,集成电路产量就出现连续环比下降,但同比仍然增长。2021年全年产量同比增长33%,不过12月同比增长仅1.9%,已经接近零增长。2022年1至2月集成电路产量为573亿块,同比下降1.2%,此时上海尚未受到疫情明显影响,因而出现产量萎缩主要是需求端疲软所导致,这标志着自2020年4月年开始的一轮超级繁荣的景气周期已经结束,集成电路进入衰落期。

3月产量下降比例加大,主要原因仍是整机需求疲软叠加市场上集成电路(或芯片)囤货较多,封控政策对集成电路与整机生产的影响尚未有明显体现。

2020年情况则不同,疫情封控期主要在一季度,这使得一季度整机生产大幅下滑,汽车产量下降同比超过40%,手机下降近20%,而之前芯片产业已经进入去库存周期,两者叠加放大悲观预期,导致芯片公司加大砍单力度,大部分厂商并未预期到之后的生产恢复非常迅猛,来不及调整生产预期,因而出现史上少有的全行业缺货现象。

缺货拉高芯片价格,刺激了渠道商入场囤货,并大肆炒作缺货信息,整机厂因担心拿不到芯片也大幅增加购买量以应对供应风险和价格风险,由于恐慌心理蔓延而制造出了多于实际需求的“需求信息”,导致部分整机厂和渠道商超常规囤货,这方面的具体数据分析可以参考探索科技(ID:techsugar)文章《全球前十大芯片买家2021年囤货有没有用完?》

最近市场上整机需求不振的消息越来越多,不少自媒体开始分析为什么年轻人不爱换手机,供应链砍单传闻也多了起来。换机率降低实际反映的只是行业周期性见顶,如果以iPhone发布为智能手机新起点,那么在其发布十年(即2017年前后)后,手机产品在功能创新方面就鲜有亮点,靠产品本身驱动的市场增长早已结束。而2021年计算机产量同比增长22%,手机也同比增长7%,基数如此大的两个产业有这样高的增长率本不正常,其增长并不是因为产品创新带来的用户自发需求,更主要的原因是疫情引发的大范围远程办公对电子设备的额外需求,这些额外需求加上渠道炒作,已经给集成电路企业带来了两年的超额红利。今后一两年,额外需求的不可持续也必然会影响按此需求来安排生产计划的企业。

综合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结论,2022年一季度集成电路产量下滑,更主要因素是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与疫情影响关联不大。一方面,上海封城是在3月底,封城对企业生产影响要在二季度才能体现。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芯片生产需要洁净车间和防静电服,因而其日常操作规范就有一定的病毒防护属性,而沪上主要芯片企业有2020年应对疫情的经验,所以在封城之前已经有维持产线运转的方案。这从4月16日上海公布的保生产名单中也可得到印证(详见《上海保运转“白名单”公布,集成电路及其配套企业复工状况如何?》),在这份666家重点企业名单中,82家集成电路企业仅有7家停产,在产比例高达91.4%,而标注为“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有224家停产,按231家重点汽车产业链企业来算,停产比例高达97%。

但这不代表疫情不会影响到芯片生产。虽然多数晶圆制造厂和封测厂在疫情冲击下还能维系产线运转,但由于物流不畅,原材料难以运进来,成品难以运出去,如果工业物资运输渠道不改善,即便有工人吃住在工厂,恐怕产线也将因原材料短缺而出现停产。

此外,进入4月以来上海阳性病例数量长期高位运行,部分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出现感染病例,不得不停产消杀,这些状况对集成电路生产的影响,将会在二季度中体现。

而且,由于上海疫情外溢,周边城市相关产业生产情况不容乐观。江苏省昆山市由于离上海最近,受疫情影响较大,昆山是电子制造产业重镇,拥有多家世界级整机代工厂和众多PCB工厂,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超过5500亿元,昆山市的静默必将影响芯片产业链上下游。

与集成电路产业相比,整机厂商受供应链影响停产的可能性更高,汽车行业已经受到明显影响,而如果疫情短期内难以控制,整机厂商恐将出现2020年一季度大幅下滑的情况。

但这次将很难复制2020年的快速反弹走势。原因有三点:第一,三年疫情已经在家庭基本普及了远程办公设备,电脑或平板换机周期最少以五年计,疫情可控之后恢复生产也很难带来实质性设备购买需求;第二,市场去库存还未充分,部分渠道商还在散布有迷惑性的缺货涨价信息;第三,宏观经济不景气叠加疫情影响,将抑制对于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电子需求,从而进一步拉低整机厂商生产预期。

二季度的数字,大概率比一季度还要难看。对集成电路企业而言,2022年的风险比过去五年中任一年都要大:疫情管控与物流不通导致生产有中断可能;居家办公效率低下;需求端疲软将面临价格竞争;薪资大幅上涨之后运营成本高企;二级市场大幅调整与新股频繁破发将倒逼一级市场估值回归理性。

但不破不立,风险在加大的同时,机遇也在增加:芯片不再缺货会让有技术优势或运营优势的厂商更受青睐;一级市场回归理性有助于稳定薪资,降低运营成本压力;整机厂商因疫情停产,或有助于去库存周期加快结束。

而且,无论是4月16日上海经信委公布的保生产重点企业“白名单”,还是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都对集成电路行业予以重点保护。

作为强周期行业,每一轮芯片行情都是在绝望中起步——何况现在还不到绝望的时候。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